载文圈 >地图 >综合分类 >

问银河课件

问银河课件(汇编2篇)

时间:2025-06-05 载文圈

问银河课件 篇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优美的句子。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欣赏结构美,展开联想,体会文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难点:

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小组教学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语: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感受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大自然是美丽的,每个季节都有她独特的魅力,不少的作家用他们那颗敏锐的心灵记录下了他们心中的四季美景,今天我就要和同学们一起随着朱自清先生的妙笔去领略春天的美景吧!――板书课题《春》

2、关于作者: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朱自清的文学常识,一名同学作记录。一个小组展示,其他组可以补充,同学们选感兴趣的记到自己的资料卡上。

3、朗读课文:

A、初读课文,把你认为值得关注的字和词画出来。

B、小组交流解决画出的字词。

C、听课文朗读。

D、自由朗读。

E、男女生各为一组,以段为单位朗读课文。

4、课件显示,提醒学生朗读时注意:

A、生字读音义:

涨(zhǎng 水位升高)烘(hōng 衬托)薄(báo 厚度小)

应(yìng 呼应) 散(sàn 分散)

B、词语:

1)工夫―功夫:都是名词,常互换使用;表时间多用“工夫”,表本领、能力多用“功夫”

2)盼望―期望―希望:都可做动词,“盼望、期望”含有殷切等待的意思,语意较重,只能对别人涌对自己,“希望”只是一般的想想,语意较轻,对别人,对自己都可以用,“盼望”只作动词,后两都还兼做名词。

3)朗润―湿润:都有“润泽”的意思,前者还有“明朗”的意思,课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润泽;后者有潮湿的意思,表明事物的干湿程度。

4)“吹面不寒杨柳风”:见注释⑤,全诗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一年之计在于春”:见注释⒀。语出萧绎的《纂要》其中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5、梳理课文结构:

同学们:看看文中哪些段落具体描绘了春天优美的景物?那么,我们就来给这部分内容取个诗意的名字吧!(画春、绘春、绣春等)。

同样,我们也给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取个名字吧!

6、用下面的句式写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的感受:

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把我们带进幽深把、美好的境界。

写好后小组交流,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限三组。

7、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春草中漫步,闻着春花的芳香,沐浴着春风,淅沥的春雨相随,

张开臂膀迎接这美好的春天,不知不觉中这节课即将过去,美好的时光总是走得太匆匆,带着这份回味,让我们更加珍惜人生的春天吧!

8、作业:课下反复朗读、背诵课文,试着赏析文中的一幅画面

问银河课件 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掌握一些重点字词

3、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教学重点:

1、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有关的文学常识。

二、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解决学生的质疑。

三、处理字词

四、布置预习题

1、为复述文中的七个小故事作准备。

2、为辩论准备材料,男同学持“思考和练习”中的第一个观点,女同学持第二个观点。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10分钟)

1、女同学的代表复述前三个故事:

①“鸡肋”的故事;

②“改修花园”;

③“一盒酥”。

2、男同学的代表复述后四个故事:

①“梦中杀人”;

②“簏中物”;

③“斩吏出门”;

④“代作答教”。

二、完成必答题(抽签选作答的学生)(5分钟)

1、(男)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鸡肋()

②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③数犯曹操三忌()

2、(女)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竟取匙与众食qí()

②操因疑修zèn()害曹丕。

③延弃弓cao()刀。

三、完成抢答题(为避免滥答,答错者倒扣10分)(5分钟)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抢答后教师明确答案:“身死因才误”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2、叙事的方式有:

①顺序

②倒叙

③插叙

④补叙

本文属哪一种方式?

明确:本文的回忆部分是补叙,若放回《水浒传》中,本文则是插叙。

3、请找出本文的三个通假字,并指出各与哪个字通假。

明确:“当”通“挡”、“分”通“吩”、“付”通“咐”。

四、展开辩论(20分钟)

男女同学各选出四个同学分别任主辩、第一副辩、第二副辩、第三副辩。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说明对方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男)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女)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五、在辩论的基础上,总结人物性格特征。

(男)总结杨修的性格特征。

(女)总结曹操的性格特征。

(然后教师明确答案并板书)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曹操:虚伪残诈、老谋深算

六、总结(5分钟)(教师完成)

1、分出胜负方。

2、明确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两点: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两者缺一不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说:前者,即男同学所持观点是内因;后者,即女同学所持观点是外因,两者导致了杨修之死。

    载文圈小编为您推荐问银河课件专题,欢迎访问:问银河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zq153.com/zonghe/4773.html